蓝天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煤炭报】不能松懈的蓝天保卫战

作者: 吴玉华 徐猛   发布日期: 2019年06月19日   来源: 中国煤炭报

1月21日正午,山东邹城市张庄镇大集,在兖矿集团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矿蓝天)王敏的“炉子摊”周边围着一群男女老少。此时,炉火正旺,水壶滋滋冒着热气,连接在一起的暖气片摸着烫手。

“我活这么大岁数,卖煤、卖炉子,还是第一次看见现场试烧的,这生意做得有头脑。”围观的一位60多岁大爷笑着说。

王敏本是兖矿蓝天环保解耦炉具厂的一名车间质检员,兖矿打响冬季售后服务攻坚战以来,她被抽调出来带领三名工友成立了第十一工作组,每天在集市示范使用蓝天解耦炉。

与此同时,远在十公里外的田黄镇圈里村,第五工作组组长田勤带领小组成员,正在村民段元巧家组织洁净炉试烧集中示教。

“对于洁净炉,村民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听取用户反馈建议,对我们产品改进大有帮助。”田勤说,“对老百姓来说,有些时候我们说十遍,不如同村邻居一句话。”

“这是我们蓝天保卫战中的尖刀班。”兖矿蓝天总经理孟磊含笑说,“兖矿集团在蓝天保卫战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兖矿战略。”

最好的契机

兖矿蓝天工程始于2017年2月。

“面对量大面广,难以治理的居民生活清洁供暖、农业生产小区域供暖、中小型工业锅炉,坚持‘源头治理、高效转化、洁净利用’的技术路线,强化坑口—炉口—烟口‘三口’控制,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可持续的现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体系,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谈到成立兖矿蓝天的初衷,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如是说。

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散煤消耗量7.5亿吨左右。散煤,指电力和工业集中燃煤以外的散烧煤,包括小锅炉和小窑炉以及居民生活和服务业分散使用的燃煤等。农村采暖用煤约2亿吨,占散煤总销量的27%,其中90%用于冬季取暖。工业小锅炉散煤消耗量约2.36亿吨,全国35蒸吨及以下小锅炉散煤消耗量约2.2亿吨。

“能不能研发一种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李希勇说。

兖矿集团盯住这个巨大的散煤市场,与国内高端科研团队频频接触,分别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民用环保解耦炉具;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煤粉工业锅炉;与清华大学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新型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兖矿还引进知名博士团队,研发洁净型煤生产应用。同时,兖矿斥资建设年产100万吨洁净型煤、50万吨复合添加剂和10万台炉具自动化生产线。这项蓝天工程被誉为兖矿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

与此同时,国家治理散煤燃烧力度日益加大,煤改气、煤改电等措施纷纷出台并付诸实施。

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三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兖矿蓝天工程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我们毫不犹豫地坚决加入到蓝天保卫战中。”李希勇说。

以排放指标论英雄

隆冬季节,滴水成冰。

但邹城市北宿镇吴官庄村民王琦家温暖如春,几盆蝴蝶兰正怒放盛开。他家摆放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21℃。

“以前烧煤,厨房到处黑乎乎的,外面也不敢晾衣物。烟气还特别呛,每次添炉都呛得咳嗽。”王琦说,“现在多干净!还更暖和。”

王琦说,过去冬季取暖烧的是普通炉具,每月至少捅两次烟囱,否则烟囱就堵。这两年,村民们家里大多装上了解耦燃煤炉具,烧上了洁净型煤,不仅干净卫生,煤燃烧的时间也更久了。“我烧洁净型煤2个月了,一次烟囱也没捅过。”

兖矿集团副总经理陈锋教说,王琦家中取暖所用的解耦燃煤炉具和洁净型煤,都是兖矿研发和推广的民用清洁取暖产品。“这是我们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武器之一。”

陈锋教介绍,兖矿集团通过与高端科技研发团队合作,突破了七项洁净型煤关键技术,其中三项技术围绕煤、四项技术围绕炉具开展。

“这七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陈锋教高兴地说,“真正做到了以排放指标论英雄。”

陈锋教介绍,三项围绕煤的技术,一是高效复合添加剂固硫技术,固硫效果达到60%至95%,燃烧后二氧化硫排放低于0.4%。二是干法型煤制备技术,型煤强度达到600N/个,超过型煤制备国家标准。三是烟气干法净化技术,确保中小型锅炉燃煤达标排放。围绕炉具的四项技术,一是突破民用炉具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实现“烟煤无烟化”。二是突破了小区域集中供暖炉具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尾部烟气稳定,达到工业锅炉排放标准。三是突破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达到电厂超低排放标准。四是突破煤粉工业锅炉超低排放技术,锅炉内氮氧化物原始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下。

“‘洁净型煤+环保炉具’技术路线就是建立在这七项技术突破基础上的集大成者,满足了农村既取暖又做饭的生活需求,具有易点燃、上火快、火力强、无异味等特点,为农村百姓提供了清洁温暖过冬的新路子。”兖矿集团副总工程师、兖矿蓝天董事长王振平说,“洁净型煤+环保炉具”技术方案节能达15%至30%,降低烟尘95%以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60%至95%,降低氮氧化物排放35%至50%,一氧化碳排放小于0.2%,上火速度达到5℃/分钟以上,持续燃烧时间大于10小时。燃料成本分别是煤改气、煤改电的1/2、1/3,且户均取暖设施投资减少2/3,冬季户均室内温度由10℃提高到18℃。

清华大学研发的基于流态重构的节能环保超低排放型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兖矿集团东滩矿电厂投入使用。

这台锅炉采用自行研发生产的活性良好、颗粒度适宜的脱硫剂,按照精确配比喷入炉内,保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最佳循环流化燃烧状态。锅炉的原始氮氧化物浓度最多只有80毫克/立方米,少量喷入氨水即可降到50毫克/立方米;如果在炉内喷钙,钙硫比为2时,二氧化硫原始排放浓度可降到20毫克/立方米,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老式炉子最多运行60天就得检修一次,这台锅炉可连续运行200天以上,运行周期延长了。”东滩电厂厂长张明华说。

还有问题待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谈到农村取暖现状时,孟磊颇有感触。当前,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理想化思路是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或者改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其中煤改气、煤改电是主流。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对于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和蓝天幸福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那就是政府补不起、农村用不起、农民用不惯。”孟磊说。

清洁取暖涉及采暖设施购置、配套管网建设等方面,给各地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省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户均财政补贴达到5000元至8000元;吉林省2018年腾出3.5亿资金用于鼓励学校、居民等发展电能清洁供暖,但居民供暖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达45元/平方米。可见,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取暖用能供应不稳定等原因,往往户均投入比城镇高出很多,政府财政负担重。

在山东,天然气和电能取暖成本是燃煤成本的2倍至3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取暖运行成本更高,很难同时保证清洁供暖企业盈利和居民普遍可承受。为了更好地引导百姓清洁取暖,多地出台了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这些补贴能持续多久?将来补贴政策退出后,还能否负担得起?事实上,有些农村地区尽管进行了新能源取暖改造,但由于成本太高,“改而不用”,甚至出现冬季取暖“返煤”情况。

当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农村常住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对新型取暖设施的使用能力较弱,而且大多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既能取暖又能做饭的用能方式。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取暖能耗占生活总能耗的53.6%,散煤取暖仍然占相当比率。

“北方地区冬季取暖应因地制宜,洁净型煤是偏远农村清洁取暖必由之路。”孟磊坚定地说,“兖矿集团提供了民用清洁高效供暖、小区域集中清洁供暖和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煤粉工业锅炉超低排放四套解决方案。”

据了解,2016年兖矿民用解耦炉具开始在邹城676户示范应用,2017年在邹城郭里、石墙、看庄3个示范镇推广6712台,2018年扩大至邹城14个镇街。

目前,兖矿累计在邹城推广解耦炉具20473台,洁净型煤4.6万吨。2018年,兖矿集团与环保机构合作,建设了承德民用清洁供暖示范区。同时,他们在承德还建立了3个大型炉具区域集中清洁供热示范点,在济宁建设了2个应用示范点。经示范应用,满足取暖需求,成本仅为电锅炉成本的1/3,天然气锅炉成本的1/2,且供暖温度提高5℃以上。

“事实证明,煤炭不应该被‘妖魔化’,黑煤炭变‘白天鹅’的涅槃已经开启。”孟磊说,“但是,让煤炭更好地发挥作用,仅靠企业力量是有限的,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真正形成‘以排放指标论英雄’的清洁供暖方案。”

他认为,目前仍需加快推行改性洁净型煤产品新标准,应将产品标准中污染物限制要求从“限制煤炭本身指标”变为“限制煤炭燃烧排放指标”,保障普通烟煤改性提质制成的洁净型煤顺利推向更大市场;仍需加大“洁净型煤+节能环保炉具”模式的推广力度。同时,应在推行改性洁净型煤产品新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修订节能环保炉具技术产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他还建议,支持以大型节能环保炉具替代小型燃煤锅炉的新方案,制定产品标准和排放要求,并给予市场准入许可。洁净型煤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产能产量不能均匀释放。要解决洁净型煤均产稳产的问题,充分调动仓储中转、物流配送等方面的资源,给予用地、税费、奖补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形成洁净型煤产业上下游及产业周边共生共荣的健康发展局面。

相关链接

2019年,全国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4%;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削减3%。

生态环境部

基本搞清大气重污染

存在三大影响因素

据新华社电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大气重污染三大影响因素“基本搞清楚了”——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其中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内因。

他介绍,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设立约一年半时间,预期今年底全部结束。项目集中了全国近两千名一线专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气重污染成因有了基本说法,项目结束后将正式发布。

李干杰表示,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有三个方面:

污染排放是大气重污染的主因和内因。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是污染排放的四大来源,占比达90%以上。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物是PM2.5的主要组分,占比达70%以上。

气象条件对大气重污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风速低于2米、湿度大于60%、近地面逆温、混合层高度低于500米,这样的天气极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气。”

区域传输方面,以“2+26”城市为例,相互之间的影响平均为20%到30%,重污染气象天气发生时,可能达35%到50%,个别城市可能会达60%到70%。“相互之间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必须要实施联防联控。”李干杰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对此,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部在开展环保督察和强化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有问题,就交给地方政府,由地方环保部门跟企业商量,给予企业相应的整改时间。如果整改期限到了还没做好,再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他说,下一步,要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据新华社电 2月26日,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情况以及有关决议落实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时指出,我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李干杰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2018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

报告指出,通过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全面有效实施。地方和部门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责任进一步落实,配套法规和标准加快完善,企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

报告指出,相关地区和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热则热,以气定改、先立后破,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实施“煤改气”。财政部安排资金139.2亿元用于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5个城市的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和清洁取暖。

报告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协调保障天然气供应,重点落实供暖季气源,确保民生用气稳定供应;印发《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生物质能应用;完善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制度,支持重点地区燃煤锅炉改造以及利用余热、浅层地能替代燃煤供暖;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强化跟踪监测,抑制不符合标准的劣质煤炭使用。

权属企业

政府机构

常用链接